【联组强村】禹州市方山镇:“联组强村”聚合力 “双向奔赴”惠民生

时间: 2025-04-03 16:30:00
来源: 许昌组工
【字体: 大 中 小 】分享到:

编者按


 省委部署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以来,许昌市坚持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市厅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开展基层党建调研,全面推广“联组强村”机制和“2·15”网格化服务工作法,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层层抓落实,实现基层组织增活力、人民群众得实惠,不断夯实基层高效能治理根基。

 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、夯实基层基础,推动高效能治理实现新跃升,即日起开设“联组强村”专栏,全面展示县乡村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,促进互学互鉴,为推动实现“两融五城四跃升”提升坚强保证。


春日的禹州市方山镇田间地头,211支“联组强村”工作队正忙碌着走访农户、调解纠纷、推进项目。自2024年开展“联组强村”试点工作以来,方山镇创新构建镇、村、组三级联动体系,推动96名机关干部全员下沉,以“干部脚底有泥”换“群众心里有底”,在解难题、促发展中淬炼干部作风,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。

image.png

三级联动强根基

服务阵地到村组

 镇党委整合镇、村、组三级力量,组建211支联组强村工作队,实现全覆盖。由科级干部带头包联重点村组,机关干部担任工作队长,与村民小组长、联户党员组成服务团队。通过盘活闲置校舍、农家院落等资源,创新建设基层服务载体,推动民政、社保等服务事项下至自然村,将服务窗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。“以前办事要跑镇里,现在家门口就能反映问题。”白庄村村民李大爷感慨道。


民生实事暖民心

破解急难显担当


 工作队紧扣群众“急难愁盼”,建立“13710”快速响应机制。在走访中收集的200余条意见建议转化为89件民生实事。针对西下庄、上庄等村灌溉难题,工作队协调铺设供水管网6.2公里,利用原有坑塘灌溉3000余亩,使千亩旱地变良田。针对迎水阁移民整体搬迁项目遗留问题,组织镇村干部50余人设立工作专班,吃住在工地,项目涉及各项难题纠纷基本处理到位,项目整体得到有序推进。针对中铝及煤矿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领域,工作队结合“六防六促”行动,主动排查化解334件。“干部们顶着烈日帮我们测量鉴定房屋,这样的工作队我们信得过!”杏山坡村民王大姐竖起了大拇指。

产业振兴添动能

自治创新促和谐


 在庄沟村生猪养殖基地,工作队引入“党支部领办合作社”模式,带动全村发展规模化养殖。目前全镇已培育专业合作社30家,形成中药材种植、花椒加工等特色产业。通过建立“义务工”制度,群众自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,累计投工投劳3200余人次。琉璃沟村创新“星级文明户”动态管理,移风易俗成效显著,简办“红白事”开出文明花。
 “我们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,既要当政策宣传员,更要当发展服务员。”镇党委书记王向涛表示。截至目前,全镇党员干部累计走访群众1.2万户,协调解决各类问题357件。随着迎水阁移民搬迁项目顺利推进、三古垌村劳务输出品牌打响,“联组强村”的实践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,绘就着党群同心谋发展的新图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