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农村“五星”支部创建】襄城县库庄镇:探索矛调“最优解” 系牢治理“平安结”

时间: 2025-01-23 16:25:00
来源:
【字体: 大 中 小 】分享到:

襄城县库庄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、以联动融合为关键,突出以情动人、以理服人、以法育人,切实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“第一道防线”,助力“平安法治星”建设。

 坚持科学统筹,筑牢安全“综合体”。推行“1+4+N+X”工作模式,由镇综治中心统筹,协调司法所、派出所等镇直单位设立民调、警调、访调、法调4个调解工作站,统筹10个管理区、自然资源所、民政所等N个单位力量共同参与,充分发挥X个村级综治中心作用,各司其职,各负其责。同时,依托“平安法治星”创建,加强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整合办公用房7间,设置“四室一厅两站”,与镇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合署办公、集成服务,做到一窗受理、分类交办、联合处置,实现矛盾纠纷、风险隐患化解处置的工作闭环,形成了“中心吹哨、部门报到”的群众诉求解决通道。

 探索网格联防,织密防范“信息网”。建立“镇—社区—网格—单元”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,绘制网格图30张,设置村级网格90个,配备网格长29名,网格员119名,实现“网中有格、格中有人、人员定责”。依托许昌市网格化服务管理“智慧大脑”,29个社区各配备1名专兼职信息员、2—10名平安守护志愿者,他们深入田间地头、群众家中、小区庭院,发现问题时随手拍摄、随手上传、即时上报,确保矛盾纠纷问题发现上报“零迟缓”,成为发现基层矛盾纠纷苗头信息的前沿哨兵。坚持把“三零”创建和“六防六促”工作相结合,组织镇党员干部、派出所民警、社区“两委”、网格员、平安守护志愿者等联合开展“敲门行动”,做到了预防在前、调解优先、运用法治、就地解决。

 构建多元联动,答好治理“矛调卷”。以“三个一批”为工作纲要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一是管理区属地化解一批,由镇综治中心统筹协调,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包管理区、机关干部包村、“两委”干部包片的矛盾纠纷“三级”包保责任制,组织两代表一委员、五老人员、社区工作者等168人组建村级调解员队伍,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矛盾纠纷,做到预防在前、调解优先、法治引领、就地化解。二是司法调解化解一批,由镇综治中心针对多种渠道收集的矛盾纠纷,联合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,吸收2名退职支部书记和1名热心矛调工作的退休干部为专职调解员,进村入户开展调解化解工作,目前已成功调解74起。三是多方联动化解一批,坚持通过镇党政班子会,听取各管理区问题线索情况,集思广益、分析研判,对疑难复杂问题,树立有解思维,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,促进矛盾纠纷彻底化解。